slider

負責任的旅行

作者:瘦編


本篇以我們的經驗來分享,希望透過幾個具體行動發揮正向的影響力:


1.      減少使用一次性的物品。 

隨著進藏旅遊人口增加,也帶進或產生許多廢棄物,然而當地尚未有完善的處理設備,加上山高路遙,運輸成本高,垃圾處理的方式就是「集中焚燒」,乾燥又稀薄的空氣中常瀰漫著一股燃燒的塑膠味,地上是燃燒過後的殘餘;或隨手丟棄的寶特瓶、廢電池等,是美麗景致中的缺憾。

為了減少旅途中產生的垃圾,我們自備了手帕、餐具、水壺、布衛生棉、簡單的盥洗用品、便當盒購物袋;另外車上會提供一箱600ml的瓶裝水,若是每人每天拿1罐,一趟路下來想必垃圾量很大,所以我們在能煮水或供應水的地方就盡量盛裝,幾個耐熱的廣口水壺是必備的,或者可建議旅行社準備大桶裝的礦泉水。

關於上述這些被列為必備物品的10個理由,請見【衣物裝備】篇。

2.      如果可以的話,將垃圾帶到可適當處理廢棄物的城鎮。

 為此,壯編和我做了一項挑戰:「旅程中所產生的垃圾不留在西藏」,所以接下來就要思考垃圾再減量和攜帶方式。例如生理期使用布衛生棉取代一般衛生棉小便後改用手帕擦拭,有水的地方就立刻清洗在車上晾乾;大號則用水洗,先用裝水的寶特瓶沿著股溝流下,一面以一根手指頭(可沾點少許沐浴乳)搓拭並沖洗,最後用手帕擦乾即可,有水的話就同時洗手和手帕,或用乾洗手液維持清潔。

一開始需要克服心理障礙,習慣之後反而覺得方便,因為用水清洗比衛生紙或濕紙巾乾淨,既節省紙張用量,也不用帶著沾滿大便的廁紙移動。垃圾可以用不透明的藥袋裝起來,避免氣味溢散出來,也不會顯露出內容物,多備幾個可略做分類(依乾濕性或可否回收)


DSC00023.JPG
經年累積在道路下涵洞的垃圾。(攝影:壯編)

3.      盡量在地消費,選擇藏人司機、導遊,或藏人開設的商店。 

西藏旅遊旺季在4月到10月,有大批遊客、香客湧入,是當地主要收入季節,其他地區的漢族人也會來此開店賺錢,為生存打拼而選擇移動乃人之常情。據不專業的觀察,漢人或企業擁有較雄厚的資金條件,經營設備較好的餐廳賓館(房間有衛浴抽水馬桶、餐廳食材來自遙遠的外地等)),藏人開的招待所就相對簡單許多,這種情況越到後藏越明顯,所以需有心理準備。

IMG_1313.JPG
按人頭計費的招待所,簡單的住宿空間,公共廁所在外面,沒有衛浴設備,僅提供一壺約1500cc的熱水,喝水或擦拭身體都靠這壺。(攝影:壯編)

體驗當地飲食也是旅行的趣味之一,藏區多以氂牛肉和青稞製品為主,藏麵、糌粑和酥油茶等很具特色,而漢人餐館菜色的選擇性比較高。轉山時雇用的牛馬車隊則是直接回饋當地藏人,一趟2000rmb。在拉薩市區「風轉咖啡」和「天堂時光獨立書店」雖然不是藏人開設,但可以感受到是以在地角度經營。

這趟旅程我的心得是,每個人對環境的適應力和接受度都不一樣,就算行前做好心理準備,但實際到當地又是另一種衝擊,有時考量身心狀況,無法完全堅持的話,那就輕鬆面對吧!一個好的藏族司機、領隊能讓我們對在地風土民情、歷史背景乃至於文化底蘊有正確的認識和態度。關於司機、領隊和旅行社的選擇請參考【旅行社】說明篇。


IMG_1426.JPG
藏餐館的藏麵和甜茶,獨特的風味如同西藏給人的印象,樸實而醇厚。(攝影:瘦編)

註:在塔欽出發轉山的那天清晨,我們在東北餐館用完早餐後,門口遇到領隊和司機心情愉悅正要進去吃飯。然而事後才知道,我們前腳才踏出早餐店,他們一進門就被告知賣完了,以至於沒有吃早餐。我們認為早餐店才剛剛開門,不可能真的賣完,是否歧視藏人不得而知,因此記錄下來,請大家留意。

IMG_1098.JPG
「疑似」歧視藏人,不願意供應早餐的餐館(攝影:瘦編)

3.     尊重在地居民、宗教文化及禮俗。 

遵守領隊一再提醒的民情與禁忌,避免引起不快。如參觀寺廟要脫帽子和墨鏡、裡面不能拍照,不能穿著太暴露的服飾,不要踩在瑪尼堆或經幡上,不能以手指指著他人(可用手掌)等。拍照時注意照相禮節、不輕易批評彼此文化生活的差異等,我想不論到哪裡都是如此。敞開心胸去觀察、融入在地,向領隊學幾個常用的詞彙如謝謝(to’chichi)、再見(clipeiya)等,能打破文化藩籬,與當地人互動也能獲得很多樂趣(當地人獲得很多樂趣)。

最後,西藏地區因政治因素,盡量不要公開討論敏感的政治問題,以免捲入麻煩之中,這也是身在民主社會的我們感到最不習慣的地方。

IMG_4143.JPG
上午前的光明甜茶館是在地人的時光,我們是少數的異客,隔壁桌大叔好奇地與我們攀談。
(攝影:短編)


我覺得這篇寫得很好,請大家參考。

5 則留言:

  1. 非常喜歡這篇,謝謝你們教我這樣的旅行方式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卡: 能跟當地人有互動真是旅程中有趣的事!

    回覆刪除